部落格

一個被忽略的標點符號

今天在「非死不可」(Facebook)看到一位牧師貼文,附了一張圖片,上面是提摩太後書四章2節的開頭: 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 我曾在「非死不可」看到某個教會講台上掛著一個橫幅,上面也同樣是這段話。大洛杉磯華人教會同工聯會每隔幾年就會出版一本《名錄》,封底始終印上同工聯會的宗旨,列出幾處經文,其中一處提摩太後書四章2、5節。有趣的是,上面列出的經文是這樣的(附圖是2006-2007年的版本): 到了2015-2016年的版本,委託麥種傳道會編輯印刷,我向聯會總幹事反映這樣引用這節經文有問題,但對方沒有答應更改,僅勉強同意我改動一個標點符號: 這是一處常被誤解、誤引的經文。關鍵主要在於一個標點符號。根據聯合聖經公會出版的《新標點和合本》,這節經文如下: 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並用百般的忍耐,各樣的教訓,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 如果對照原來的《和合本》,可以發現一點微妙的差異: 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並用百般的忍耐、各樣的教訓、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 要記得,《和合本》發行時,標點符號尚未完備,但在「務要傳道」之後所用的「圈點」明顯與其他不同。據《和合本》「凡例」: 無論如何理解這「凡例」中的「一句」、「一氣」,「務要傳道」用的是「圓點」(可能相當於後來的「分號」),而不是「尖點」(可能相當於後來的「逗號與頓號」)或「小圈」(同後來的「句號」)。 如果看原文,這節經文其實很清楚: 這節經文共有五個命令語氣動詞(中文採用《和合本》,不另作解釋):κήρυξον(傳)、ἐπίστηθι(專心)、ἔλεγξον(責備)、ἐπιτίμησον(警戒)、 παρακάλεσον(勸勉);εὐκαίρως ἀκαίρως(無論得時不得時)在 ἐπίστηθι(專心)之後,絕不可能修飾 κήρυξον(傳);最後的 ἐν πάσῃ μακροθυμίᾳ καὶ διδαχῇ(用百般的忍耐、各樣的教訓)可以只修飾緊接在前的 παρακάλεσον(勸勉),也可以入《和合本》的做法,同時修飾它前面的三個動詞 ἔλεγξον(責備)、ἐπιτίμησον(警戒)、 παρακάλεσον(勸勉)。 除了《新標點和合本》外,讀者不妨自行比較手中的各種《和合本》版本。隨著出版者的不同,大多對本節標點做出某種修改。也可以參考其他中文譯本,並查考好的註釋書(比如:唐書禮的《提摩太與提多書信》或費依的《教牧書信簡釋》),更準確理解這節經文。 好了,下次不要再引錯、講錯了。下課。    
閱讀全文

「戀慕」

「我屬我的良人,他也戀慕我。」 ——雅歌七10 譯為「戀慕」的字是希伯來字 tĕšûqâ,在舊約聖經別處只見於創世記三章16節,四章7節。在創世記中,tĕšûqâ乃是聯於清楚具有負面背景之罪的效果的。作為神對罪咒詛的一部分,男人管轄女人,女人則有一個強烈依靠他的願望。如拉弗伊(Lavoie 2000: 79)所主張的,雅歌七章10節的話把咒詛轉變為祝福:「雅歌這一節選用此一不常用的字,是真地在改變創世記經文的方向,並完全改變其意。創世記三章16節的咒詛被改為祝福。愛慕變成喜樂,而非審判。愛的關係不再是單向的,而是相互的。而且,不再是女人愛慕男人,如在創世記三章16節以男性導向的經文中,而是男人戀慕女人。」書拉密說,她屬於所羅門,而他也tĕšûqâ她。很可能在雅歌之理想的用語中,婚姻內的親密是部分地逆轉了咒詛的有害影響。在神的計劃中,婚姻是祂所用方法的一部分,藉此救援人脫離罪給人際關係帶來的破壞。從某個角度來說,此一在愛中恢復彼此的關係,是邁向樂園的一步(Trible 1978: 160; Keel 1994: 251-52; Goitein 1993: 59)。 ——摘錄自艾斯提斯(Daniel J. Estes)著,金繼宇譯,《智慧書與詩篇手冊》(麥種,2020年九月)
閱讀全文

我們在聖經裡找什麼?

邁克•何頓(Michael Horton)著 汪文琦譯 「若我們要避免只是講人,以他們的信心為我們效法的榜樣、以他們的犯罪為警告,那我們就當對這些事情更加謹慎。我們所傳講的,應當是神在基督裏所啟示的恩典。」狄葛拉弗在他所著那套極有助益的四卷書《應許與拯救》(麥種傳道會出版,二冊精裝)中的這句話,甚至在當今改革宗大多數的講道和聖經教導中,似乎也都消失殆盡了。這是一種詮釋聖經的方法,曾是改革宗釋經學的標誌,用以對抗理性主義者、敬虔主義者、主觀主義者、道德主義者、和奧祕主義者的傾向。我將用以下短文呼籲我改革宗的同僚們,更加留意這種所謂「救贖歷史」的釋經方法。本著那個精神,我決定採用一種較像一封「公開信」的格式,而非深入地探討各個觀點。至於後者,我可以推薦一些作品。 我們在研經時是不是沒抓住重點? 加爾文神學院(Calvin Theological Seminary)的教授桂丹諾(Sidney Greidanus)為1930年代的荷蘭辯論提供了精闢的概述,儘管那些歷史細節對一般讀者來說可能無關緊要,但其中提出的議題,卻不容我們在自己所身處的環境中所忽視。 當歐洲大陸的自由派更正教徒正急於貶低啟示的歷史性,強調許多聖經作者所寫關於道德、心理、和靈命的應用之際,一群重要的改革宗神學家看到,保守派教會中也隱約存在類似的問題。據桂丹諾所言,對聖經的詮釋,在二十世紀初期時常偏向下述三種趨勢: 1. 作為例證的詮釋 以這種方式來看,大衛和約拿單教導我們何為友情;哈拿求子教導我們恆切禱告;雅各在毘努伊勒與神摔跤代表我們的屬靈掙扎;大衛擊敗歌利亞教導我們如何勝過自己生命中的「巨人」;約書亞教導我們如何成為領袖等等。同樣,新約聖經的人物——包括耶穌——主要是作為例證,教導我們「人生的課題」。范戴克(Van Dijk)是捍衛救贖歷史觀點的學者之一,他提出警告說,例證性的方式貶低了這些在救贖歷史中的神聖事件,把它們變成幾乎只是我們可以學習的功課,就像聖經之外的其它任何人物一樣:「我也可以用聖經的標準宣告,來傳講威廉一世的死亡,作為我們可以效法的榜樣,就像雅各的死亡一樣;我也可以說拿破崙是一個強權的例子,就像尼布甲尼撒一樣;因為在上述兩個例子裡,標準必須來自外界。」換句話說,這種解說方式必須假設,除了聖經(或起碼這處特定的經文)之外,還有另一個「真理」,是可以用聖經這段經文或這個人物作為例證來說明的。但事實上,這就違背了唯獨聖經,而把聖經之外的「真理」加進我們正在考量的經文中。難道我們在非聖經歷史中找不到比大衛更好的範例嗎? 2. 片段的詮釋 神在基督裡的計劃在一個歷史進程中的合一啟示,在此被分成幾個不同的「歷史」。席爾德(Klass Schilder)說:「它們把聖經拆成一系列屬靈的、造就的片段。」「神所說的完整的道(話),被打碎成與神有關的許多話語;神的一個作為(救贖),被切割成許多分開的作為,以某種方式與神和宗教相連。」 3. 微量的詮釋 這個方法與片段的解釋方式十分相近,它把一處經文、或一個人、或一件事從整個救贖歷史中抽離出來。一個人不去問:「亞倫和彼得如何融入神在基督裡實現祂聖約應許的大計劃?」而是問:「這一節經文是什麼意思?」逐節解經的方式和歸納法查經就屬於這一類,儘管傳道人也許對剖析經句感到自豪,但它算不上是生命的糧,正如有人提出的警告:「要麼就是把形形色色關乎實踐的評論與經文的若干部分對應起來,結果,因為沒有捕捉到主題,講章顯不出合一性,使聽眾感覺它像一盤散沙;要麼就是講章內容繞著某個特定的中心,但那只不過是從整個文本中擷取出來的『微量原子』。」 我們在講道中聽不到基督信息的六個原因 更令人震驚的是從上述詮釋方式引申出來的講道方法。桂丹諾在此歸納出以下幾種講道的例子: 1. 講述生平的講道 以作為例證的詮釋方式,到頭來我們所傳講的是亞伯拉罕、摩西、大衛、彼得、保羅、馬利亞,而不是基督!就算我們「傳講基督」,祂也只是這些用來教導我們如何行的聖經典範之一而已。這是極度以人為中心,而非以神為中心和以基督為中心的。這再度迫使我們提出質疑:那麼我們為何不能用可蘭經來傳講這些生平呢?畢竟,它裡面也有很多這些道德「真理」。 2. 心理化 許多讀者可能在基督受難週都聽過一些講章,指引聽眾來思想馬利亞的哀慟、彼得的內心掙扎、猶大的心理狀態、和我們主耶穌靈魂的狀態。但是,誰敢說它們在聖經裡明明可見、或起碼像講章所說的那麽重要呢?難道我們以為,神的羔羊是最美的贖罪祭,比不上(例如)保羅在往大馬士革路上和你我的歸信更加有意義和更加重要嗎?在這種講道方式裡,聽眾往往被拉進某些聖經人物的內在生命中,來審視自己的內在生命:「我也有這樣的信心嗎?我也像某某人一樣願意委身嗎?」因此,它將無可避免地帶領我們進行一種自省,陷入一種找不到出路的絕望,而非對自己絕望並單單倚靠基督。賀沃達(Holwerda)說,這種講道方法「在一大堆造就性的言論中掩埋了經文真正的內容。」 3. 靈意化 同樣的,這種方法想要從神話語和作為的真實故事中「挖出潛藏的」意思,而把歷史丟棄一邊。那位想摸耶穌衣裳繸子的女人,變成我們接受基督的類比;迦拿的婚宴成為邀請我們來接受耶穌。有人正確地批判這種方式,並總結說,這種方法回溯到始於亞歷山太城的寓意法,它在中世紀講道中大行其道,然後被宗教改革推翻。 4. 道德化 在對現代流行的講道方式所冠以的各種稱號中,道德主義是最常見的,這並不是沒有原因的。這是更正教保守派圈子濫用聖經的最主要的一個,上述其它的方式只不過是附屬於它的。桂丹諾描述道德主義說,它是「(半)伯拉糾主義的傾向,否定了唯靠恩典。……道德主義的講道是律法主義;它提出了聖經沒有明言的強制命令;它把福音變成一種道德律法。」批判者不是抱怨這種做法公然反對改革宗神學,支持亞米念或天主教的教條;批判者所質疑的是,道德主義是為了相關性和實用性而刻意曲解經文。比起亞伯拉罕和撒拉、或詭計多端的雅各、或犯姦淫和殺人罪的大衛等人,神當然可以揀選更好的道德模範。范戴克寫道:「我們充其量可以偶爾根據聖經,做出幾個好的、符合聖經的評論,但嚴格來說,那已不是話語的職事,……因為那樣的話,講章的內容就不再取決於經文本身,而在於講道者的口才。」 5. 預表化 「列舉幾個三十年代講章中的預表化的例子:約瑟看顧他兄弟,那種順服是預表基督的順服;他被賣給以實瑪利人,象徵基督要被猶大出賣……。」起碼在此的動機是想要傳講基督,並說祂是所應許的那位彌賽亞,但它未能讓經文本身表達,用它自己的方式指向基督。無論是在舊約聖經或新約聖經裡,基督已經顯明在文本中,我們無需在故事上加油添醋地刻劃祂。 6. 教義式的講道 我們改革宗的人喜愛教義,並且教義是我們履行講道者職分的最佳裝備。因此,我們必須仔細研讀聖經,才能洞察它所啟示有關各個重要教義的一貫教導。然而,救贖歷史的模式依循改教家的榜樣,堅決主張,所傳講的聖言不只是有關神或基督的話語,而是它本身就是神的道!因此,目標就不只在於解釋教義和教導重要真理,而是透過宣講,真實地把基督帶到人面前。重點不在於教導或訓誨(這些是可望在其它處境中作到的),而是像在曠野擊打磐石,讓活泉流出來給乾渴的人喝。這並不表示我們在講章中不提教義,而是我們將講道的使命視為聖禮(即,神的施恩),而非只是教導。用《第二紇里微提信條》(Second Helvetic Confession)的話說:「從一種特別的意義上來看,所傳講的道就是神的道。」 為何會眾看不出傳道人是改革宗的? 對於上述各種講道方式的這些批判者(包括桂丹諾)所擔心的是,在更正教中敬虔派、奧祕派、主觀派——主導宗教改革之前講道的主流——甚至在堅守正統神學的圈子裡都變成慣例。那些算不上是異端,而是對聖經的不同解釋。同樣的,在嚴守宗教改革信仰告白的教會中,我們也常常聽到一些講章,是和從小在天主教、更正教自由派、亞米念基要派、和福音派教會長大的人所聽到的一樣的。這種情形的發生來自不同的原因: 首先,很多牧師擔心他們教會裡有許多未信者,這是合乎情理的。當然,在教會中有很多偽善的人,他們沒有仁義的果子,因為他們沒有根。但這是一直以來的現象,就像加爾文,甚至回溯到奧古斯丁、保羅所說的:「教會之內許多狼,教會之外許多羊。」但荷蘭那些為救贖歷史方法辯護的人警告我們,不要把神的工作抓在自己手中。若你主要是想分清綿羊和山羊,那麼舉例式的講道(即,傳講聖經中的榜樣)是合理的:「在某個主日高舉亞伯拉罕為信心的榜樣,接著講一些你是否也有這種信心之類的應用……;下一個主日我們學習必須像雅各一樣認清我們的『雅博渡口』,或起碼我們自己的『毘努伊勒』……。然後接著是彼得、猶大、彼拉多等人的生命。」這些批判者說:「基督是否在你心中復活了?」成了分別麥子和稗子的方法,但這是「神秘主義腐敗我們圈子的禍根。它強加給我們一個與福音完全不同的問題。福音說:復活是史實!你相信嗎?但神秘主義說:我們固然相信耶穌從約瑟的墓園復活,但真正的關鍵問題是:祂是否在你的生命中復活?……最重要的是復活在每一個人生命中的重現。」 因為以勸誡為中心的講道迫使信徒必須清點自己屬靈的果子,導致多少人往往失去他們救恩的喜樂?有人認為這是維持屬靈生命健康的要點,但一個人怎能知道自己是否充分地經歷「復活」、或具有聖經中「屬靈偉人」的信心?我們都應該緊跟那些為救贖歷史方法辯護者的忠告:對每個人傳講福音,而且不要試圖篩選神的莊稼。我們必須相信神的道——律法和福音兼備——在神全權的掌管下完成它的事工。一個人不斷地內省和自省,為了要檢驗內心是否有足夠的信心或恩典、或生命是否結出足夠的果子,只會變成自義或絕望,范戴克說:「在這世上,怎麼有人能有這樣的把握?」的確如此。就像加爾文堅稱的,我們這些傳道人的使命,就是傳講信心,而不是疑惑;把他們帶到基督的豐盛前,而不是他們自己的充足。 其次,許多牧者最擔憂的是國家和他們教會會眾的道德光景。例如,我們可以在電視上看到,一位著名的保守派長老會的牧師,在主日的講道中以一兩句經文開場(這些經文後來就不曾再出現在講章中了),然後就進入正題:美國道德水準的低落、柯林頓的可怕、家庭觀念的重要性。若非節目最後邀請人接受基督時提到基督,那些講章就和摩門教的教導無異。(當今恐怕連那個都無法區分這兩種信仰。)講道中經常長篇大論地解釋憲法和開國元勳的信件,多過於解釋福音和使徒們的書信。 我知道這是一個極端的例子,但在我所碰到過的不少環境中,這個現象不斷地重複出現。越來越多的會眾有這種經歷而感到沮喪,他們厭倦了求餅反得著石頭。若不是有關美國價值觀,那就是關於自信、就業、生活方面的指點:「如何從生命的低谷中站起來」,或諸如此類的廢話。我最近在一個很大的保守派福音教會講道,他們的週報竟然以「人生觀點」這個標題取代了「講章」。會眾期望聽到的是神的救恩信息,還是何頓的「人生觀」? 這很重要嗎?若它無關緊要,那我們與一直以來所抨擊的那些偏情感、道德、政治、心理、奧祕、主觀的自由派人士有什麼差別?但不好的一面講夠了。請讓我概述救贖歷史的基本重點,以此結束我的訴求,我要再次總結桂丹諾的精闢觀點如下: 1. 救贖歷史是歷史 巴特(Barth)的論點在許多改革宗圈子裡被肯定,不僅導致一個無法將律法融入福音的困境,也在歷史和超歷史中造成了祈克果式(Kierkegaardian)「自相矛盾」的二元論。新正統派和敬虔派還脫離不了自由派的這種信仰與歷史二元論,他們對於這些事情經常避重就輕;而且如同保羅對非斯都所說的,這些都不是隱藏在背地裡作的。它們都是公開的和真實發生過的,並不只是個人的和主觀的。這就是路德強調「基督在我們之外」(Christ extra nos)的意思,用來對抗神秘主義。因此,以救贖歷史來傳講和研讀聖經,會將每一句經文視為關乎應許與實現的一整塊織布中的一部分。整本聖經都關乎歷史——不是一般的歷史,而是從創世記到啟示錄所揭示的,神在基督裡的救贖計劃。聖經不是針對我個人或我這個世代的問題,而是關乎過去、現在、和未來歷史中特定的拯救事件,將我納入一個群體,那是「雲彩般的見證人」。…
閱讀全文

動詞觀點與解經

為什麼需要動詞觀點? 會拿起這本書的人,有些是不需要鼓勵就會讀完全書的。他們知道,聖經希臘文的動詞觀點是需要處理的問題;他們了解,動詞觀點代表著研究中一個具爭議性的領域,也對於解經具有潛在廣大範圍的影響。他們也知道,關於動詞觀點的著作,大多數都是專業人士寫給專業人士看的,而對於其他的人,卻仍有一堆疑惑圍繞著這主題打轉。然而,他們卻想了解。他們想知道,這整個爭論到底是關於什麼,為什麼那麼重要?動詞觀點會影響解經和翻譯嗎?它會改變我們讀聖經的方式嗎?它會怎麼改變事物?到什麼程度? 這樣的人會歡迎這樣的一本書,而且甚至可能已經跳過了這個導論,並直接進入這本書的主要部份。 但是,對於那些不認為值得花時間、精力來讀本像這樣的書的讀者,又怎麼樣呢?或許是因為這本書被列為希臘文課程的必讀書籍,學生不得不讀,但其實根本沒什麼興趣;或許是想要快速趕上他們的希臘文、卻又不知道是否值得處理動詞觀點的傳道人;或許是一些新約聖經學者,他們學了幾年又教了幾年的希臘文,卻不認為動詞觀點能在這方面給予一些改進。 這是我在動詞觀點方面曾經遇到的一些問題。正確明白動詞觀點真能帶出什麼不同?這整個開創性的工作,是否只是以某些細微差異的見解挑戰學術思維,卻對聖經的解釋和傳講沒有影響?其得到的結果和用之前研究動詞系統進路所獲致的成果有很大的不同嗎?如果沒有,那麼它究竟有什麼意義?老實地說,有些讀者研究這個主題時,內心很可能已經帶著一個最重大的疑問,就是「那又如何?」 這導論要闡明的,是動詞觀點可能給解經帶來的一些意義和應用。試著在這本書的一開始這麼做,可能有點奇怪,因為我們甚至還沒有談及什麼是動詞觀點。但是,因為我認為,試著說明動詞觀點為什麼如此要緊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將提出一些關於希臘文動詞的問題,而在這個階段先不去回答它們。我想,提出這些問題能滿足「那又如何?」的問題。為達此目的,我們將從兩個進路來著手;我們將從消極的立場和積極的角度來了解觀點對解經的意義。 從消極的立場來看,正確了解動詞觀點,可以使我們有能力評估和批判一些學者對於許多不同希臘文經文的論點。新約聖經的註釋書常常視希臘文經文為必然要處理的,並且經常使用從他們對希臘文動詞的了解所得到的結果,去為他們的結論累積理由,然後這些結論就滲入了我們星期天在教會聽到的證道。牧師們參考這些註釋書,並且透過在其中得到的這些結果去發展他們的信息。證道的內容對教會會眾的了解帶來影響,而這些會眾再把他們牧師的論點帶給了家庭查經小組。在我們知道之前,這個源自註釋書的看法已成為了平信徒之間的談話。但是,如果這原本的立論是有缺失的,怎麼辦?如果這個立論是立基於對希臘文動詞系統的錯誤理解,怎麼辦?如果我們因為對希臘文動詞不正確的了解,而扭曲了對神話語的了解,雖然只是一點點,那又怎麼辦? 你認為這樣的現象是罕見的嗎?它比你想像的還要常見!了解希臘文動詞是很要緊的,它的確會帶來不一樣,正如我們將會看見的。 從積極的角度來看,正確了解動詞觀點,可以使我們看見敘事文是如何透過裏面的動詞體現,看見解經上新的可能性,是從前沒看見的。我們將能用正確的、前後一致的、不多也不少的方式,來描述動詞的用法。所有這些都代表一種有助益的進步。 消極的角度 一些註釋書和講章在提到希臘文動詞的用法時,有一些特定的傾向是很明顯的;在這一節裏,我會表明這樣的傾向是無益的,而且在許多時候是誤導人的。我們來看看以下這些例子。 羅五6 Ἔτι γὰρ Χριστὸς ὄντων ἡμῶν ἀσθενῶν ἔτι κατὰ καιρὸν ὑπὲρ ἀσεβῶν ἀπέθανεν. 我們還軟弱的時候,基督就在特定的時刻為不敬虔之人死(《和合本修訂版》)。 For while we were still weak, at the right time Christ died for the ungodly. 一些註釋書作者認為,因為這裏使用了不定過去式(aorist),所以羅馬書五章6節證實了,基督的死是一個「一次就完成」的事件,不會再來一次,也因此,基督不能一次又一次被獻上(如同天主教的彌撒說做的)。雖然我並不想要否認基督之死「一次就完成」的本質(參:彼前三18),但羅馬書五章6節的這個不定過去式根本不是證實這個重點。為什麼不?因為這並不是不定過去式所表示的意思。對於這一節有這樣主張的人,是把他們的論點建立在對不定過去式直說語氣(indicative)的錯誤認識上。適當了解動詞觀點,就會避免這樣的一個錯誤。 提前二12 διδάσκειν δὲ γυναικὶ οὐκ ἐπιτρέπω οὐδὲ αὐθεντεῖν ἀνδρός, ἀλλʼ εἶναι ἐν ἡσυχίᾳ. 我不許女人教導,也不許她管轄男人,只要安靜(《和合本修訂版》)。…
閱讀全文

《應許與拯救》舊約部分:英文譯者序

作者:艾文•朗納(H. Ivan Runner) 譯者:汪文琦 麥種傳道會新近出版《應許與拯救》,乃是根據其英文譯本 Promise and Deliverance翻譯,並參考荷蘭文原著編輯而成。英譯者在舊約部分與新約部分開頭各有一篇序言,我們並未納入書中。但這兩篇序言有助於讀者認識此書的寫作背景。故請同工譯出,刊載於此。此書可點擊下面的封面購買。 狄葛拉弗(S. G. De Graaf)的名著《聖約歷史》(Verbondsgeschiedenis),英譯本《應許與拯救》的第一部分終於問世了。許多熟悉這本荷蘭文作品的人,應該會很高興看到它有英文版,因為它對神在聖經裏的自我啟示有一種獨特的見解。 這本書已經被證明為特別有幫助,使荷蘭過去幾代的基督徒對聖經啟示的特殊性、全盤性、和基礎的統一性有更清楚的理解。現在全球的基督徒都可以閱讀此書,學習並反思。在生命各個不同階段的基督徒都可以從中受益——剛信主的、信主已久的、掙扎著想要建立基督教家庭的父母親、向孫輩講述聖經故事的祖父母們、牧師們、甚至教授們(包括神學家)。 使《應許與拯救》成為一本獨特的書的原因何在?這本書為何能被稱為各式各樣的人的必要讀物?(我說它是「必要的」,是因為它的獨特性:沒有其他的代替品。)為什麼非要這本書不可?它現在以一種在世上通用的語言出版,成為一個方便的工具和參考資料,這不僅對英語系的國家來說是如此,對拉丁美洲、非洲、亞洲的新興國家來說也是如此。這本書何以能向那些自稱為社會革命家(但其實是痛苦的靈魂對公義、對社會與經濟和平的吶喊)的人說話?一本由聖經故事的概述和摘要所組成的書籍、一本原來是要寫給主日學教師的書,何以會有如此的影響力和重要性呢? 所有這些問題的答案在於作者的觀點。他在簡短扼要的〈導論〉中告訴我們這個觀點是什麼,清楚地指出使他的書有別於所有其他講述聖經歷史的書籍的原因。這個觀點在本書中俯拾皆是,加上它在每一章中前後一貫的應用,使得《應許與拯救》不只是一本聖經故事的彙集而已。 狄葛拉弗(1889-1955)牧師是阿姆斯特丹一位重要的福音傳道人。他將一生中大部分的時間花在思考聖經的故事上,並教導他人如何講述它們。他的著作對於教會主日學、教會學校、和為了傳福音的目的而建立的市中心兒童社團都有極深遠的影響。 狄葛拉弗的著作是由席克爾(J. C. Sikkel, 1855-1920)開始的作品的延續與精煉。席克爾也是阿姆斯特丹的一位傳道人,是荷蘭改革宗教會中一位堅毅獨立的人士。他於1887年加入了「哀傷運動」(Doleantie),* 那是一個呼召荷蘭教會回轉忠於神話語的運動。不幸地,席克爾始終被哀傷運動的領袖凱波爾(Abraham Kuyper, 1837-1920)的光芒所掩蓋。儘管席克爾和凱波爾在許多神學立場上不盡相同,他與凱波爾和其他許多參加哀傷運動的人一樣,對神的話語有真誠和全心的委身。 這場發生在十九世紀之獨特的福音覺醒運動,其特色在於強調神的聖言對於人在社會中的生活、和人作為一個完整的個體究竟有何教導。基督徒群體在過去曾面對一連串的事件,例如我們所說的法國大革命,那些動搖西方社會根基的事件。在這些處境下,參與「哀傷運動」的聖徒回到聖經的根基,提出了這個問題:人應當如何從神啟示的觀點來看待人類的生命和社會?席克爾和狄葛拉弗的講道,避開了臆測的神學和無稽的教義,使得荷蘭的信徒回到永生神的話語上。來自神的聖言的光芒,照亮了人在社會中的整個生命。 這種回歸聖經所帶來的亮光,驚醒了當時的基督徒群體;他們原本已經習慣於向世俗社會妥協,並且越來越落入一種靈性的退縮,退縮到個人的靈修生活,對神的世界——即主基督所掌管的世界——缺乏真正的興趣。這個基督徒群體漸漸感受到,聖經的啟示不只是對某些神學主題的啟示而已。神的話啟發並光照我們,使我們活在真理的光中。聖經彰顯了我們個人和群體生命的終極視野;它使我們明白:生命就是宗教信仰,宗教信仰並非只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或一個層面。哀傷運動所喚起的福音覺醒表明,宗教信仰(religion;或譯為敬虔)——如聖經所述——是生命的全部,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它不只是我們所作的某些事,也不是人類的某些特定活動。倒不如說,我們是在信仰的景況中被造的,它是我們所有行為的基礎和支撐。我們乃是活在神的面前(coram Deo)。我們是蒙神賜生命的話語所召才開始存在的,並且是靠祂的話語來維持生命每一刻的氣息。我們是依賴性的被造物,而不是可以自主獨立存在的理性生物,像盧梭(Rousseau)、康德(Kant)、和現代人文主義的代表沙特(Satre)等人所要我們相信的。身為神的僕人,我們乃是蒙召要來完成一項任務,也就是要在神所造的世界中工作。 在聖經裏,宗教信仰╱敬虔的意思就是聖約(covenant)。神藉著祂的話語創造出一個被造界,人是這個被造界的巔峰。神也藉著祂的聖言賜給人恩惠,並帶領他進入與祂自己立約、相交的生命裏。正如狄葛拉弗自己所說:「沒有聖約,就沒有宗教信仰,沒有人神之間自覺的交通,更沒有彼此的相愛和忠誠。沒有聖約,人就只是神手中的一個工具。當神造人的時候,祂並不是想打造一個工具:祂所造的是一個可以回應祂的生物」(第2章)。 當我們思想聖經裏所說的神與人立約的意思時,我們的焦點不能只侷限在神與挪亞、亞伯拉罕、在西奈山下的以色列百姓所立的那些約上。「耶和華與敬畏祂的人親密,祂必將自己的約指示他們」(詩二十五14)。透過先知哈該,神說:「這就是你們從埃及出來的時候,我與你們立約的話」(該二5,《新譯本》)。這個應許所包括的範圍,遠超過聖經所記載的任何一個特定的約。 原始的約——讓我們稱它為神的恩惠之約(covenant of God’s favor),或創造之約——必須與基督(末後的亞當)所立的再創造之約所取代。(這第二個約,也可以稱為神的恩典之約〔ovenant of God’s grace〕,神赦罪恩惠的約。)然而,我們要說的重點是,聖約信仰是我們生命的基本架構,這個啟示使我們看清自己的景況和這個世界的處境。神的聖約是一切人類行為和社會關係的共同根基。 這種對聖經啟示的重新領悟,是狄葛拉弗處理所有聖經故事觀點的基礎。這使得他的書以一種獨特的方式表達出神在約中的自我啟示,並使得他對聖經故事的解釋不會淪為純粹的道德說教。宗教信仰不是道德。 狄葛拉弗以神為中心的講道(這種講道見證了神對祂子民整個人生的權柄),緊緊抓住了他當代聽眾的心。顯露在整本《應許和拯救》中的同一種強調,應該是今日福音派首要關注和留意的,他們表現出一種越來越強烈的社會意識,並企圖在基督教信仰與日常生活之間找到更多接觸點。在福音派圈子裏流傳的大部分著作,都只關心某些內容侷限的主題,例如天使、魔鬼,猶太人回到巴勒斯坦是預言的應驗,或只關心聖靈的恩賜,或聖經中某些特定的書卷。這些研究雖然有用,但是歸根結柢,對於尚未領悟神所設立之事物的秩序、和這些事物與神的基本聖約關係(事物的秩序必須藉由這種聖約關係來理解)的心智來說,它們並沒有什麼道理。此外,幾乎所有福音派的著作都將自己的內容侷限在關切失喪之人的救恩上,雖然這種關切是正確和必要的,卻無法穿透墮落和救贖戲劇的背景,看見創造秩序和信仰的聖約特性,單單這一點就使傳福音變得有意義。看來我們似乎已經忘了神啟示祂是創造主的重要性! 對基督教信仰重新發生興趣的現象,今天在到處都很明顯(尤其是在年輕人當中),已經產生了很多的著作和討論。在世界的許多地區,這個議題最終會歸結到究竟要選擇馬克思主義還是選擇基督。尤其在拉丁美洲,對許多基督徒不按照信仰行事而感到失望的福音派人士,心中盤算著如何在馬克思與基督之間找到折衷。 每當人渴望公義與和平,每當他們如飢似渴地愛慕基督,帶領他們認識神的福音——也就是神與人、與全地所立之約的好消息——的核心和全貌,就是絕對必要的。這個聖約包含了在世上可能發生的一切關係——家庭、婚姻、教育、工作、政治、藝術、溝通、敬拜。 我感謝神,狄葛拉弗的《應許和拯救》如今可以呈現給全球的讀者。我真的感恩可以提供這樣的一本書,因為它忠實地呈現出基督信仰,也就是一個全備和踏實的信仰。 當然,這一切的證據是在於閱讀。因此,正如奧古斯丁在花園裏奇妙的歸信的歷史,我鼓勵大家:tolle, lege,也就是,拿起來讀。這本書本身就足以解釋為了使它有這個新貌而付出的一切努力。 我和妻子伊莉莎白•朗納(Elisabeth Wichers Runners)一起,她在翻譯此書上花了與我同樣多的時間,我們將兩人共同的努力獻給我們的孩子們,祈求神讓這本書能夠豐富他們的生命,使他們在神的國度中有更美好的事奉。 艾文•朗納(H. Ivan Runner) *  編者註:荷蘭文Doleantie是「哀傷」之意。哀傷運動(或譯為「不妥協運動」)是1886年由凱波爾(Abraham Kuyper)博士領導的一次教會分裂運動,抗議當時荷蘭改革宗教會的自由派傾向。 (more…)
閱讀全文

應許與拯救

  「我極力推薦這套書。當今最好的書籍之一。」 ——史普羅(R. C. Sproul) 你是否對一本關於救贖歷史的好作品感興趣?《應許與拯救》是二十世紀狄葛拉弗牧師著作的譯本,分舊約部分與新約部分來勾勒和概述聖經故事。在他的這整部作品中,狄葛拉弗聚焦於神的國已經降臨,並在人類歷史中彰顯其意義。狄葛拉弗深信每個聖經故事中的主角都是三位一體的神,並強調,「我們講聖經故事的宗旨,應該與神在聖經裏為我們記載這個故事的目的相同」。狄葛拉弗出色地超越了一般對聖經故事的「道德教訓」和「常見觀點」,將舊約聖經的故事視為耶穌的預表,它們都是神救贖計劃的一部分。新約聖經的作品指出神地國度正在地上建立。 這本書已經被證明為特別有幫助,使荷蘭與歐美過去幾代的基督徒對聖經啟示的特殊性、全盤性、和基礎的統一性有更清楚的理解。現在全球的華人基督徒都可以閱讀此書,學習並反思。在生命各個不同階段的基督徒都可以從中受益——剛信主的、信主已久的、掙扎著想要建立基督教家庭的父母親、向孫輩講述聖經故事的祖父母們、牧師們、甚至教授們(包括神學家)。 作者 狄葛拉弗(S. G. De Graaf, 1855-1920)牧師是阿姆斯特丹一位重要的福音傳道人。他將一生中大部分的時間花在思考聖經的故事上,並教導他人如何講述它們。他的著作對於教會主日學、教會學校、和為了傳福音的目的而建立的市中心兒童社團都有極深遠的影響。本書是他最有名的作品。這套書有兩百四十七章,中文版分為兩冊。精彩的是,這套書原本是寫給教兒童主日學的老師們的。它們是聖經故事集!每一章都以一個簡短的引言開場,以一句話表達中心思想,然後是大約六到七頁的正文內容。它涵蓋了聖經中敘事的部分。這本書最初是在1936年以荷蘭文出版的,然後被加爾文學院(Calvin College)的艾文•朗納(Evan Runner)譯成英文,分為四冊出版,第一冊出版於1977年,最後一冊於1981年問世。朗納在他卷三的序言中提到,第一卷在出書的頭兩年就賣了兩萬五千本。 好得無比,教導從聖約和以基督為中心的角度來理解聖經。 你是否對一本關於救贖歷史的好作品感興趣?《應許與拯救》是二十世紀狄葛拉弗牧師著作的譯本,以一套四卷來勾勒和概述聖經故事。在他的這整部作品中,狄葛拉弗聚焦於神的國已經降臨,並在人類歷史中彰顯其意義。狄葛拉弗出色地超越了一般對聖經故事的「道德教訓」和「常見觀點」,將舊約聖經的故事視為耶穌的預表,它們都是神救贖計劃的一部分。新約聖經的作品指出神地國度正在地上建立。 狄葛拉弗(S. G. De Graaf, 1855-1920)是在阿姆斯特丹的一位著名的荷蘭牧師,而《應許與拯救》是他最有名的作品。這套書有四卷——兩百四十七章,中文版分為兩冊。精彩的是,這套書原本是寫給教兒童主日學的老師們的。它們是聖經故事集!每一章都以一個簡短的引言開場,以一句話表達中心思想,然後是大約六到七頁的正文內容。它涵蓋了聖經中敘事的部分。這本書最初是在1936年以荷蘭文出版的,然後被加爾文學院(Calvin College)的艾文•朗納(Evan Runner)譯成英文,分為四冊出版,第一冊出版於1977年,最後一冊於1981年問世。朗納在他卷三的序言中提到,第一卷在出書的頭兩年就賣了兩萬五千本。 「這本書值得擁有廣大的讀者——那些相信聖經完全是神話語的人,和那些想要與他人分享福音之豐富的人。」 ——佐恩(Raymond O. Zorn),《威斯敏斯特神學期刊》(Westminster Theological Journal) 「對於那些想要服事和作長老的人來說,這套書是值得的投資;我甚至敢說,是必要的。我真希望自己幾年前就讀過它們。它們值得再版。總之,去買這幾卷書吧!對於我們教會的會友,必須有來龍去脈,使他們可以理解整本聖經,教導他們看到全貌;對於我們這些蒙召如此行的人,我想不出還有比狄葛拉弗更好的幫手。」 ——保羅•利維(Paul Levy),自2003年起為西倫敦伊靈區國際長老教會牧師
閱讀全文

麥種禱告信﹣2016年3月親愛的麥種禱告同伴……….

2016-03-17 親愛的麥種禱告同伴 2016年的第一季即將結束,我們跟往年一樣,開始穿梭在美國各機場。我們總是提著隨身行李和四大箱沉重的樣書。在教會舉辦培訓課程或帶領教會培靈會,迫切地想把神的話傳給各地的弟兄姊妹,並向各地教會介紹麥種事工。我們滿心期盼見到舊雨和新知,這樣的心情使我不禁想起保羅的一段話:「我既然這樣深信,就知道仍要住在世間,且與你們眾人同住,使你們在所信的道上又長進又喜樂,叫你們在基督耶穌裡的歡樂,因我再到你們那裡去,就越發加增」(腓立比書一章25~26節)。 (more…)
閱讀全文

麥種禱告信﹣2015年7月親愛的麥種禱告同伴……….

2015-07-22 親愛的麥種禱告同伴 再過半月,我全職事奉榮耀的神就滿30年了。回首半甲子歲月,雖幾經波折,但神以純正之心、巧妙手段,一路牧養、引領,於將近15年前,誕生了麥種傳道會這個完全不在計劃與預料之中的機構。在過去近十五年間,神施恩的手一路幫助、堅固,處處看見神蹟。 (more…)
閱讀全文

聖經研究的考驗( The Trials of Biblical Studies)

卡森(D. A. Carson) 綱要 〈聖經研究的考驗〉摘要 一、整合的考驗 1. 研究經文與靈修讀經的整合 2. 獲取知識與敬虔生活的整合 3. 個別經文與整本聖經的整合 4. 聖經神學與系統、歷史、哲學神學的整合 二、工作的考驗 謹慎勿走向兩種極端:工作狂 vs 閒懶者 三、驕傲的考驗 1. 想要受景仰或被認同的渴望 2. 對經節精通熟練後,就以為自己對神有更深入的認識、在靈裡高人一等 3. 熟習聖經專業知識,就以為自己已經成為一位更優秀的牧者 4. 常以聖經知識作為比較基準,或作為在待人處事上不長進的藉口 5. 面對平信徒中的專業、成功人士似乎看輕神學工作的價值時,為了掩蓋自己的不安全感和隱藏的嫉妒,驕傲可能會以一種相反的方式爆發出來 四、操縱經文的考驗 1. 避免受幾種壓力所迫:「安全的」解經、「聰明的」解經、「創新的」解經、「毫無結論」的解經。 2. 我們需要的是:真心和耐心「聆聽」經文的真誠。 五、輕重緩急的考驗 1. 我應研究什麼主題?展開何種計畫? 2. 我為誰而寫?作品的程度為何? 3. 避免獨行俠情結:與身邊的人互相分享、彼此評論 六、結語 (由台北中華福音神學院楊超倫同學整理) 在英國和在那些深受英國用語影響的國家(例如澳洲),「神學」是一個廣泛的範疇,包括了聖經研究、歷史神學、系統神學,還有許多其他。因此,「神學的考驗」,就是在「神學」這個大範疇下研讀任何一門學科所遇到的考驗。這種用語值得注意,因為在美國和在深受美國用語影響的國家(例如加拿大),「神學」是一個比較狹隘的範疇,通常是指系統神學。本文討論聖經研究的考驗,由於它收錄於論述神學考驗的書中,裡面所使用的顯然是上述第一種用法:研習聖經的學生——經年累月地專注於學習舊約或新約聖經——面對著形形色色的挑戰,是需要深思和理解的。至於「考驗」這個詞語,我所指的,不僅包括為得聖經研究成果所要下的各樣苦功,也包含那些構成使人犯罪之試探的各種因素。的的確確是有各種不同的考驗,但它們也許並非如我們所想的那麼明顯,正如我們接下來的探討所顯明的。 (more…)
閱讀全文